「澳门科学一号」卫星(以下简称「澳科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周年系列活动,于2024年5月23日上午在澳门科技大学N101大礼堂拉开帷幕。系列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给参与「澳科一号」卫星研制的澳科大师生代表的回信精神,助力澳门多元化发展,推进大湾区建设,帮助实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上午在澳科大举行的是系列活动的第一部份「澳星在天 捷报飞还」,「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周年成果汇报及分享会。出席活动嘉宾有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代主席钟怡,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教青部副处长徐之平,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行政委员会委员叶桂林,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科技厅厅长陈祖荣,澳科大校监廖泽云,澳科大副校监兼校长李行伟,澳科大基金会监事会监事长徐伟坤,澳科大校董会秘书长陈季敏,副校长唐嘉乐、谭广亨、姜志宏、庞川,澳科大校董会校董许敖敖、贺定一、吴培娟、何富强、华年达、麦瑞权、苏香玫,澳科大协理副校长、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可可以及澳科大咨询委员会委员,澳科大教职员学生200多人参与是次分享会。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周年成果汇报及分享会大合照
澳科大李行伟校长致辞表示,2024年5月23日是「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及习近平主席回信的一周年,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殷切重托,协同澳门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支点并利用澳门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中国航天的国际化交流平台,而「澳科一号」卫星项目的开展正是其中一项重大实践。它将成为航天科技产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新名片,吸引国际国内高端航天科技人才,推动澳门航天科技的创新发展,期待「澳科一号」卫星取得丰硕成果,促进与内地、国际间紧密合作,为国家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澳科一号」卫星工程项目地面系统副总工程师肖建峰汇报了澳门卫星地面站目前的运行及应用进展:目前卫星地面站运作情况良好,除了能稳定接收「澳科一号」卫星庞大的数据接收任务,还参加了国家高分、风云、宽幅遥感等重大空间项目的卫星遥测与数据接收任务,充分发挥澳门卫星地面站的潜力,牢记习主席嘱托,融入国家航天科技及深空探测发展大局。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负责人李森介绍了数据中心的运行情况:目前数据中心运作一切正常,确保了「澳科一号」卫星数据的及时处理和分析,发射一年来,数据中心对卫星下传的原始数据进行了统一的数据处理、分析和存储工作。
「澳科一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可可汇报了科研与进展情况:「澳科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年以来,卫星飞行正常,所有科学载荷运转正常,目前已绕地球飞行近5,600圈,每圈用时约90分钟,「澳科一号」卫星已产生近10TB高精度科学数据助力开展科学研究,而该地球磁场数据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高精度地球磁场时空数据;「澳科一号」卫星准确测量了最近地磁暴中的地球磁场强烈的时空变化与相关的太阳耀斑,代表了我国首次基于高精度地磁卫星对地磁暴中地球磁场巨变的观测;「澳科一号」卫星科学团队已初步建立了《四维高精度地球磁场大模型》;18个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加拿大等)与「澳科一号」卫星项目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澳科一号」卫星已成为澳门的一张国际化科技名片;2023年年底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为「澳科一号」卫星在伦敦伯林顿府与英国皇家研究院举办国际专题研讨会,这是首次由欧洲重要科研机构专门为中国的科学试验卫星举办的国际专题研讨会;2024年4月欧空局召开哥本哈根国际地磁卫星会议,「澳科一号」卫星团队成员应邀作了三个大会报告;欧空局决定2025年5月在澳门,由欧空局与澳门联合召开地磁卫星讨论会,这是欧空局首次在中国组织空间卫星科学研讨会;2024年4月,「澳科一号」团队受邀出席2024年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与论坛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这都标志着「澳科一号」卫星项目的发展和潜力得到了国内与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和认可;国内与国际科学家目前对「澳科一号」高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今年年底科研成果将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旗下著名刊物Earth and Space Science出版。此外,「澳科一号」卫星项目团队其他成员(李宽、刘鹏飞、姜乙、闫晴、孙照龙、邓圣耀)分享参与卫星项目的感受。
李行伟校长致辞
张可可院长进行汇报
肖建峰副总工程师进行汇报
李森技术员进行汇报
随后,澳科大校监廖泽云和校董会秘书长陈季敏均指出,在习主席回信的鼓励和指引下,大学也致力于其他领域的科学成果,例如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医学转化中心、再生医学、大规模传染病预警系统及新能源等多方面发展。他们又寄语澳科大师生,秉承习主席回信精神,希望全体师生奋发图强,再接再厉,加强与澳门以及内地高校的合作,努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代主席钟怡表达了特区政府对「澳科一号」卫星项目的重视,肯定了年轻科学家对「澳科一号」卫星项目作出的贡献,希望澳门各界齐心协力,发挥澳门的优势,为国家发展贡献澳门的力量。最后李行伟校长补充了对大学的愿景,期望在应对气候变化、太空医学和下一代医学等领域,可联动港澳两地,推动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校监廖泽云(上)校董会秘书长陈季敏(中)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代主席钟怡(下)
「澳科一号」科学与应用研讨会
系列活动的第二部分是「澳科一号」科学与应用研讨会。「澳科一号」科学与应用研讨会在珠海举行,来自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多所研究单位的中科院院士、领导与学者共50多人参会,研讨会讨论了「澳科一号」卫星在地球主磁场、岩石圈磁场、地幔与海洋等地磁科学与应用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与进展。
「澳科一号」科学与应用研讨会大合影
中国国家航天局重大任务中心代表索乐项目主管致辞,首先他代表航天局对卫星在轨稳定运行一周年表示祝贺,作为大总体工程单位,全程见证参与了该项目,索乐主管回顾了项目论证、立项、实施等发展历程,为「澳科一号」卫星目前取得的成果与进展感到骄傲。最后,他展望「澳科一号」卫星项目未来科研产出,能再接再厉,挖掘更大的科学与应用价值。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澳科一号」卫星团队首先介绍了在科学、工程数据与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特别是地磁卫星校正、处理、分析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田琳作了题为《地球主磁场的本征模分析及其对非偶极场演化的启示》的科学报告;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郭鹏作了题为《澳科一号卫星GNSS卫星载荷运行状况和数据产品分析》的科学报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海生作了题为《澳科一号X射线载荷对太阳活动的观测》的科学报告;中南大学杨聪和谷宇作了题为《地磁卫星潮汐数据的变维贝叶斯拟一维反演方法初探》的科学报告;武汉大学熊超作了题为《澳科一号磁场数据分析及在空间电流反演中的初步结果》的科学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袁常青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边界的卫星磁力异常再研究》的科学报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冯彦作了题为《基于MSS-1卫星数据的岩石圈磁场研究进展》的科学报告及南方科技大学李金峰作了题为《基于物理神经网络的液核动力学反演研究》的科学报告。与会学者对「澳科一号」卫星数据质量予以高度肯定,并充满期待。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索乐项目主管在研讨会上致辞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总指挥苏文主持研讨会情况(左上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副台长主持研讨会情况(右上一)中南大学任政勇主持研讨会情况(左下)
专家汇报情况
专家汇报情况
庆祝习主席回信座谈会
2024年5月23日晚上,来自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多所研究单位的中科院院士、领导与学者共50多人参加了庆祝习主席回信座谈会,对习主席回信对澳门的重大意义与「澳科一号」卫星科学与应用前景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在庆祝习主席回信座谈会,多名参会者积极发言,发言的领导与学者包括:澳科大校监廖泽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院士潘永信,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院士徐义刚,中国国家航天局重大任务中心项目主管索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副台长孔大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总指挥苏文,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海生教授,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倪少杰教授,中南大学任政勇教授,武汉大学熊超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杜劲松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林玉峰教授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冯彦教授等多名专家学者、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行政代表郭静文、「澳科一号」卫星团队项目学生代表孙照龙、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及「澳科一号」卫星团队代表张可可。
座谈会上,澳科大校监廖泽云表示时刻心系卫星项目,回顾了卫星发射时刻的忐忑心情,以及得到成功发射时无比喜悦的心情,同时表达了习主席回信对澳门科技多元化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潘永信院士赞扬「澳科一号」卫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与丰硕的科学成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祝贺「澳科一号」卫星,在工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高精度数据等进入国际先进水准,可喜可贺,衷心祝愿「澳科一号」卫星产出高质量成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他们强调要秉承习主席回信精神,为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廖泽云校监在座谈会上发言
潘永信院士在座谈会上发言
徐义刚院士在座谈会上发言
展望:「澳科二号」卫星拟于2026年下半年发射
为了践行习主席回信精神,「澳科一号」后续星「澳科二号」正在积极准备中,计划「澳科二号」卫星能够在2026年下半年发射,与「澳科一号」卫星组成世界上第一个理想的极轨卫星与低倾角卫星组成的星座,形成全球首个高精度地球磁场与地球空间环境三维结构的立体观测系统,在澳门打造航天科技新平台,为澳门的科技产业的多元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