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舉辦「澳科一號」衛星在軌運行與習主席回信一周年系列活動 冀續推動澳門航天科技創新發展

2024/05/23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以下簡稱「澳科一號」衛星)在軌運行一周年系列活動,於2024年5月23日上午在澳門科技大學N101大禮堂拉開帷幕。系列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給參與「澳科一號」衛星研製的澳科大師生代表的回信精神,助力澳門多元化發展,推進大灣區建設,幫助實現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上午在澳科大舉行的是系列活動的第一部份「澳星在天 捷報飛還」,「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在軌運行一周年成果匯報及分享會。出席活動嘉賓有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代主席鍾怡,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教青部副處長徐之平,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葉桂林,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科技廳廳長陳祖榮,澳科大校監廖澤雲,澳科大副校監兼校長李行偉,澳科大基金會監事會監事長徐偉坤,澳科大校董會秘書長陳季敏,副校長唐嘉樂、譚廣亨、姜志宏、龐川,澳科大校董會校董許敖敖、賀定一、吳培娟、何富強、華年達、麥瑞權、蘇香玫,澳科大協理副校長、澳門空間技術與應用研究院院長張可可以及澳科大諮詢委員會委員,澳科大教職員學生200多人參與是次分享會。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在軌運行一周年成果匯報及分享會大合照

澳科大李行偉校長致辭表示,2024年5月23日是「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在軌運行及習近平主席回信的一周年,為了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的殷切重託,協同澳門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支點並利用澳門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打造中國航天的國際化交流平台,而「澳科一號」衛星項目的開展正是其中一項重大實踐。它將成為航天科技產業領域具有影響力的新名片,吸引國際國內高端航天科技人才,推動澳門航天科技的創新發展,期待「澳科一號」衛星取得豐碩成果,促進與內地、國際間緊密合作,為國家航天事業添磚加瓦。

「澳科一號」衛星工程項目地面系統副總工程師肖建峰彙報了澳門衛星地面站目前的運行及應用進展:目前衛星地面站運作情況良好,除了能穩定接收「澳科一號」衛星龐大的數據接收任務,還參加了國家高分、風雲、寬幅遙感等重大空間項目的衛星遙測與數據接收任務,充分發揮澳門衛星地面站的潛力,牢記習主席囑託,融入國家航天科技及深空探測發展大局。澳科衛星科學與應用數據中心(以下簡稱數據中心)負責人李森介紹了數據中心的運行情況:目前數據中心運作一切正常,確保了「澳科一號」衛星數據的及時處理和分析,發射一年來,數據中心對衛星下傳的原始數據進行了統一的數據處理、分析和存儲工作。

「澳科一號」衛星首席科學家張可可彙報了科研與進展情況:「澳科一號」衛星在軌運行一年以來,衛星飛行正常,所有科學載荷運轉正常,目前已繞地球飛行近5,600圈,每圈用時約90分鐘,「澳科一號」衛星已產生近10TB高精度科學數據助力開展科學研究,而該地球磁場數據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最高精度地球磁場時空數據;「澳科一號」衛星準確測量了最近地磁暴中的地球磁場強烈的時空變化與相關的太陽耀斑,代表了我國首次基於高精度地磁衛星對地磁暴中地球磁場巨變的觀測;「澳科一號」衛星科學團隊已初步建立了《四維高精度地球磁場大模型》;18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丹麥、加拿大等)與「澳科一號」衛星項目簽訂了交流合作協議,「澳科一號」衛星已成為澳門的一張國際化科技名片;2023年年底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為「澳科一號」衛星在倫敦伯林頓府與英國皇家研究院舉辦國際專題研討會,這是首次由歐洲重要科研機構專門為中國的科學試驗衛星舉辦的國際專題研討會;2024年4月歐空局召開哥本哈根國際地磁衛星會議,「澳科一號」衛星團隊成員應邀作了三個大會報告;歐空局決定2025年5月在澳門,由歐空局與澳門聯合召開地磁衛星討論會,這是歐空局首次在中國組織空間衛星科學研討會;2024年4月,「澳科一號」團隊受邀出席2024年中關村論壇開幕式與論壇年會,並發表主旨演講,這都標誌著「澳科一號」衛星項目的發展和潛力得到了國內與國際科學界的關注和認可;國內與國際科學家目前對「澳科一號」高質量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今年年底科研成果將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旗下著名刊物Earth and Space Science出版。此外,「澳科一號」衛星項目團隊其他成員(李寬、劉鵬飛、姜乙、閆晴、孫照龍、鄧聖耀)分享參與衛星項目的感受。

李行偉校長致辭

張可可院長進行匯報

肖建峰副總工程師進行匯報

李森技術員進行匯報

隨後,澳科大校監廖澤雲和校董會秘書長陳季敏均指出,在習主席回信的鼓勵和指引下,大學也致力於其他領域的科學成果,例如自動駕駛、人工智能、醫學轉化中心、再生醫學、大規模傳染病預警系統及新能源等多方面發展。他們又寄語澳科大師生,秉承習主席回信精神,希望全體師生奮發圖強,再接再厲,加強與澳門以及內地高校的合作,努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代主席鍾怡表達了特區政府對「澳科一號」衛星項目的重視,肯定了年輕科學家對「澳科一號」衛星項目作出的貢獻,希望澳門各界齊心協力,發揮澳門的優勢,為國家發展貢獻澳門的力量。最後李行偉校長補充了對大學的願景,期望在應對氣候變化、太空醫學和下一代醫學等領域,可聯動港澳兩地,推動科技創新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校監廖澤雲(上)校董會秘書長陳季敏(中)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代主席鍾怡(下)

「澳科一號」科學與應用研討會

系列活動的第二部分是「澳科一號」科學與應用研討會。「澳科一號」科學與應用研討會在珠海舉行,來自國家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多所研究單位的中科院院士、領導與學者共50多人參會,研討會討論了「澳科一號」衛星在地球主磁場、岩石圈磁場、地幔與海洋等地磁科學與應用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與進展。

「澳科一號」科學與應用研討會大合影

中國國家航天局重大任務中心代表索樂項目主管致辭,首先他代表航天局對衛星在軌穩定運行一周年表示祝賀,作為大總體工程單位,全程見證參與了該項目,索樂主管回顧了項目論證、立項、實施等發展歷程,為「澳科一號」衛星目前取得的成果與進展感到驕傲。最後,他展望「澳科一號」衛星項目未來科研產出,能再接再厲,挖掘更大的科學與應用價值。澳門空間技術與應用研究院「澳科一號」衛星團隊首先介紹了在科學、工程數據與應用方面取得的進展,特別是地磁衛星校正、處理、分析領域所取得的成果;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田琳作了題為《地球主磁場的本征模分析及其對非偶極場演化的啓示》的科學報告;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郭鵬作了題為《澳科一號衛星GNSS衛星載荷運行狀況和數據產品分析》的科學報告;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海生作了題為《澳科一號X射線載荷對太陽活動的觀測》的科學報告;中南大學楊聰和谷宇作了題為《地磁衛星潮汐數據的變維貝葉斯擬一維反演方法初探》的科學報告;武漢大學熊超作了題為《澳科一號磁場數據分析及在空間電流反演中的初步結果》的科學報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袁常青作了題為《大陸與海洋邊界的衛星磁力異常再研究》的科學報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馮彥作了題為《基於MSS-1衛星數據的岩石圈磁場研究進展》的科學報告及南方科技大學李金峰作了題為《基於物理神經網絡的液核動力學反演研究》的科學報告。與會學者對「澳科一號」衛星數據質量予以高度肯定,並充滿期待。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索樂項目主管在研討會上致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航天東方紅總指揮蘇文主持研討會情況(左上一)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副台長主持研討會情況(右上一)中南大學任政勇主持研討會情況(左下)

專家匯報情況

專家匯報情況

慶祝習主席回信座談會

2024年5月23日晚上,來自國家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多所研究單位的中科院院士、領導與學者共50多人參加了慶祝習主席回信座談會,對習主席回信對澳門的重大意義與「澳科一號」衛星科學與應用前景開展了熱烈的討論。

在慶祝習主席回信座談會,多名參會者積極發言,發言的領導與學者包括:澳科大校監廖澤雲,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院士潘永信,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院士徐義剛,中國國家航天局重大任務中心項目主管索樂,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副台長孔大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航天東方紅總指揮蘇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海生教授,湖南先進技術研究院倪少傑教授,中南大學任政勇教授,武漢大學熊超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杜勁松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林玉峰教授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馮彥教授等多名專家學者、澳門空間技術與應用研究院行政代表郭靜文、「澳科一號」衛星團隊項目學生代表孫照龍、澳門空間技術與應用研究院及「澳科一號」衛星團隊代表張可可。

座談會上,澳科大校監廖澤雲表示時刻心繫衛星項目,回顧了衛星發射時刻的忐忑心情,以及得到成功發射時無比喜悅的心情,同時表達了習主席回信對澳門科技多元化發展起到重大的影響。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潘永信院士讚揚「澳科一號」衛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與豐碩的科學成果。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徐義剛院士祝賀「澳科一號」衛星,在工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對高精度數據等進入國際先進水準,可喜可賀,衷心祝願「澳科一號」衛星產出高質量成果,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他們強調要秉承習主席回信精神,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貢獻。

廖澤雲校監在座談會上發言

潘永信院士在座談會上發言

徐義剛院士在座談會上發言

展望:「澳科二號」衛星擬於2026年下半年發射

為了踐行習主席回信精神,「澳科一號」後續星「澳科二號」正在積極準備中,計劃「澳科二號」衛星能夠在2026年下半年發射,與「澳科一號」衛星組成世界上第一個理想的極軌衛星與低傾角衛星組成的星座,形成全球首個高精度地球磁場與地球空間環境三維結構的立體觀測系統,在澳門打造航天科技新平台,為澳門的科技產業的多元化作出貢獻。